謝謝穆梅的心得O///O~~~正文在這裡:讀《聽不見的聲音》

不過,穆梅已經搬新家惹:穆梅的島國~歡迎大家去她的新家找她玩~

 

※※※※※ 穆梅的心得:

 

我覺得作者似乎藉著這部中篇小說,找到自己的定位了。

 

這部作品的誕生,其實是出自一個挑戰自我的嘗試,在此之前,作者的創作領域都是奇幻文學。為了突破瓶頸,找到更適合自己筆調的方向,作者很勇敢地參加了聯合文學獎所舉辦的中篇小說比賽,這個比賽甚至比短篇小說獎更殘酷,因為首獎只有一名,若不得首獎,似乎就得不到任何正面的肯定了。由此可以想見作者在創作這個故事時,心中所積聚的徬徨、茫然、煩躁與不安,尤其她嘗試的是她從未碰觸過的領域與寫法。不過最終她都撐過來了,因此我們才能看到這部作品的完稿。

 

當然現實仍是殘忍的,在競爭激烈的比賽中,作者沒有得到回應。但我認為作者不需因此洩氣,之所以沒有在這場正式的比賽中得到肯定,是因為作者把自己的作品投錯地方了。文學,乍看就是兩個字,可是神奇的是,其中的類型分類卻是壁壘分明,如我便一直覺得,純文學與大眾文學之間是互不相容的,從文字的密度與劇情的重視上就能窺知一二。而我讀作者的故事,我認為作者更擅長的是在大眾文學的領域中以精緻、內斂的姿態優遊,但聯合文學獎從來不是一個大眾文學可以進入的地方。

 

先論這部作品的內容梗概。全書以古典樂作為靈魂軸心與媒介,藉此描寫一對有語言與閱讀障礙的同性之間的情誼,兩人因為音樂而得以溝通,也得以相愛,更因為音樂,使兩人的感情能夠超越倫常、性別,最後甚至突破了生死,將同性愛昇華成知己的境界。作者更藉由寫男主角梁子謙在音樂成就上的具體跌宕,來側寫、象徵他失去知己的傷痛,痛苦到無法繼續拉琴的他,使得本來就不健全的表達能力雪上加霜,即便拉琴,過於突兀、無人了解的琴聲也再遇不到知己與之應和,這種種具體的表徵,都深刻地切入了人物的感情殘缺,將人、情、樂縝密地扣合在一起,相生相應。

 

所以,與其說作者寫音樂,不如說作者是用音樂為輔,來深化劇情與感情的張力,但如果想要在比賽中得到名次,我想評審更注重的是作者會怎麼去用有形的文字來寫出音樂的無形,如同陳芳明說的,將小東西寫大,才是高明。就這部分而言,確實是作者較弱的地方,作者的筆風仍傾向以白描的方式及淺白的感官詞來形容樂聲,深度與力度較為不足。

 

不過比起純文學,大眾文學的讀者重視的是劇情與人物的表現,如果作者立志在此,我覺得這部作品已做到了吸引讀者並使之感動的程度了,而且較之之前的作品,不論是人物塑造還是高低潮之鋪排,都成熟了許多。如作者之前的男主角都顯得過於柔弱,但這次的梁子謙卻是柔中帶剛,在感情的施受之間,既是陰性,也是陽性,具保護性,也有攻擊性,作者在他身上寫出了多元層次,讓人感受到進步。另外,作者也懂得運用視角的變換來做為敘事上的互補,因為梁子謙患有語言障礙,為求合理,作者盡量減少他的對白使用,讓他在劇情中適當地保持沉默,由女主角裴裴一步步地追尋與挖掘他的過去,不足之處,再由以梁子謙視角為主的輔文來進行補充。這樣的寫法曲折了劇情,增加了故事的可看度。

 

除了《聽不見的聲音》的正文外,作者另外增寫了兩個短篇:寫裴裴與梁子謙五年後重逢的後續〈寂寞芳心〉,與以阿衡為第一人稱的〈月光奏鳴曲〉。比較可惜的是,這兩篇似乎都礙於字數的限制,而失去了較好的發揮,尤其是〈寂寞芳心〉,既然是《聽不見的聲音》的Happy Ending,應該寫得更韻律深長才對,而且對於喜歡梁子謙的讀者而言,也會不滿梁子謙在此竟只以一抹琴聲與無名的影子出場。若能夠改寫,或是將全部的故事發展為長篇,如此或許便不會辜負作者之前在正文中所下的種種苦心。

 

總之,我喜歡這樣的作品,希望寫出這種風格的作者能持之以恆下去,讓我們看到她下一部以會計業血淚史為題材的作品。

 

※※※※※

 

呃,葉會......我們被催稿了......所以快跟我一起加油吧!!!(綁頭巾)

 

arrow
arrow

    揚‧羽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