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寫這一篇在近代文學史中份量十足的作品,實在需要一些勇氣。
寫了幾篇讀書心得,我也認清了自己。要我在心得中談論高深的寫作方式、還是寫什麼劇情剖析,一直不是我擅長的。喜歡就喜歡,不喜歡就不喜歡,所以我也不打算為這篇心得改變自己。
也許當下讀《孽子》時不容易讀到熱情澎湃,但是每每在閱讀後沉澱思慮,才會一點一點感受到整部作品裡透過文字繞出來的能量。這種能量是累積的,像上癮般,一縷一縷緩慢的釋放劇情中的感情。在那樣保守的年代,在那樣很多事情都不可以說的年代,《孽子》用最簡單最淺白的方式,帶出愛情、親情等衝突。
有很多人讀現代的同性文學時,會刻意瞄寫陰晦、社會邊緣等等的黑暗。可是《孽子》很不一樣,同樣寫到社會邊緣小人物的心聲,劇情裡也許充滿無奈,卻讀不到悲觀。在那樣的時代,很多不可以被接受的事情,被那些活在新公園的孩子們當成生活的一部分,與之共存,反而漸漸活出屬於他們的一條路。也許那條路會被多數人認為是『不正常不合理的』,但是真要捫心自問,所謂的『正常合理』評斷又何在?總不會是用多數決決定吧!用這種想法去看劇中每一個人每一個孩子,再也沒有那種選邊站的問題。
活下去的方法有很多,就只是每個人的選擇罷了。
配著親情當菜吃,讓《孽子》整體劇情更加入味感動。拿阿青、龍子、傅老爺子互相衝突,寫出父子之間的對立與哀涼,讀得好讓人不捨。一群憎恨父親的孩子,一群默默哀痛孩子的父親,特別是讀傅老爺子傾訴給阿青聽的內心對白,說得那樣平靜,那樣簡單,每一個字卻揹著令人難以承受的重量。很傷心,很不捨。
家庭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,有家歸不得,那種害怕、痛苦與流離絕非三言兩語可以形容。
我不願意去想像,也是不敢去想。
讀完《孽子》以後,心裡其實有鬆好多好多口氣。其中是,如此重要的作品終於被自己讀完了。再來是,可以咀嚼這樣的文字實在是絕妙的享受。
我想,很多事情不是說改就能改。自己的寫作方式,或許已經定型也或許還可以探索出不一樣的出路。但是,如果想寫,如果自己願意去寫,我希望別再被那些交錯的想法束縛。煩心的事情很多了,別再替自己多找麻煩。很多事情該分清楚就是要分清楚。要寫大眾就不要帶入文學的影子,要寫文學就努力的寫下去。
好好分清楚,未來的路才能好好走下去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