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文學大師勒克萊齊歐榮獲諾貝爾文學獎

 
點
點
   瑞典學院9日宣佈,法國作家勒克萊齊歐榮獲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。

  現年68歲的勒克萊齊歐,著作內容豐富,作品背景涵括拉丁美洲和非洲。他的第一部作品「筆錄」完成於1963年,後來榮獲法國文學大獎「賀那多獎」。

  這部作品的英文版於1964年問世。

  勒克萊齊歐將於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正式典禮中,獲頒諾貝爾獎證書、獎章和一張142萬美元(約合新台幣4,590多萬元)的支票。

  勒克萊齊歐於1940年4月13日出生於法國海濱避寒勝地尼斯,父親為英國人,母親則是法國人。他熱愛旅行,小說背景多設在墨西哥、北非撒哈拉沙漠、巴黎和倫敦。

  勒克萊齊歐被視為法國當代「新小說」運動的新生代作家,該運動是由霍格里耶所引領。但他拒絕被如此草率的歸類,很快也便擁有自己的一群死忠讀者。他的筆下關注當今時代的險處,對都市生活多有著墨。

  勒克萊齊歐今年的最新作品「飢餓之前奏曲(Ritournelle de la faim,暫譯)」被譽為開闢了新疆域,深究法國人心中對過往戰爭歷史的罪惡感。

  1994年,法國文學評論雜誌LIRE的讀者票選他為「在世的最偉大法文作家」。


《摘自中央廣播電台》



法偶像作家克萊喬 獲諾貝爾文學獎

更新日期:2008/10/10 07:20 編譯田思怡/綜合9日外電報導

瑞典皇家學院9日宣布,法國小說家勒.克萊喬(Jean-Marie Gustave Le Clezio)獲今年諾貝爾文學獎,上次法國贏得文學獎是1985年。他將在12月10日的頒獎典禮上獲1000萬克朗獎金(台幣4580萬元)。克萊喬在巴黎記者會上說,得獎消息傳來,他覺得很榮幸,心頭陣陣欣喜湧現。他說:「起初,我覺得有點不可置信;接著,有點畏懼,有點欣喜。」詢及他是否值得領這個獎,他答道:「為什麼不﹖」勒.克萊喬1963年23歲時出版第一部小說《筆錄》(Le Proces-Verbal),拿下法國重要文學獎賀諾多獎,隔年出版英文版。代表作 1980《沙漠》他的代表作則是1980年《沙漠》(Desert),評選委員稱讚這部小說,「富含北非失落文化的重要意象,與不受歡迎移民眼中的歐洲形成對比」。並榮獲法蘭西學院的保羅莫杭獎。瑞典皇家學院稱勒.克萊喬早年即為「熱中生態保育的作家,表現在小說《特拉.阿瑪達》(Terra Amata)、《戰爭》(War)、《巨人》(The Giants)等小說中」。愛旅行 成小說背景勒.克萊喬1940年4月13日出生於法國南部大城尼斯,他熱愛旅行,小說背景可能是倫敦、巴黎,也可能是墨西哥和撒哈拉沙漠。他1960年代末到墨西哥和巴拿馬旅行,與安貝拉印第安人一起生活數月。勒.克萊喬1994年被法國文學評論雜誌《閱讀》讀者票選為「當今在世最偉大的法文作家」,現一半時間住在尼斯家中、一半時間住在墨西哥。

《摘自YAHOO新聞》







諾貝爾文學獎新得主 文字簡單內斂 勒.克萊喬2書在台發行


時報更新日期:2008/10/10 10:19 【中國時報 林欣誼/台北報導】


許多當代文壇大師的作品,給人艱澀難讀的印象,但是諾貝爾文學獎新科得主勒.克萊喬絕對打破這個認知。他的文字以簡單、內斂聞名,敘事遠過於議論性,在法國深受一般讀者歡迎。他在一九九四年曾獲法國《LIRE》讀書雜誌讀者票選為「最喜愛的作家」榜首,作品還被選為法國高中生課外閱讀教材,在歐陸被廣泛譯介,是頗負盛名的文學大家。


勒.克萊喬一九四○年出生於法國尼斯,在尼斯大學文學院主修法國文學,曾在英國生活,後來到美國教書。今年六十八歲的他經歷帶有幾分傳奇色彩,可以「周遊列國、四海為家」來形容。

六0年代他在泰國服替代役,卻因檢舉童妓被轉調墨西哥。七○年代曾到巴拿馬與印地安人生活在一起,因此他的作品往往貼近大自然,展現濃厚人文精神。關注部落文化的他還親自譯介印地安文化作品,一九七七年曾出版印地安人神話集《奇蘭巴蘭的預言》。目前他主要居住在美國新墨西哥州、尼斯與巴黎。

熱愛寫作的勒.克萊喬廿三歲時就以第一部小說《筆錄》獲法國四大文學獎之一的「賀那多獎」。一九八○年以《沙漠》一書獲頒法蘭西學院「保羅.莫杭大獎,一九九八年獲頒「摩納哥皮耶王子文學獎」。多產的他目前有小說、童話、散文等卅多部作品,主要由加利馬(Gallimard)出版社出版。


不過,這位紅遍西方的作家,在台灣僅有《金魚》、《偶遇》兩部譯作,也沒有激起太多的回響。


寫於一九九七年的《金魚》,是以一個北非女孩為主角,以第一人稱描述她從北非流浪到法國、美國等地的漂泊生活,以非法移民與有色人種的身分,經歷一段迷茫的年少歲月。


淡江法文系副教授蔡淑玲讚譽:「同樣描寫異文化的衝擊,他卻不像其他大作家習慣以殖民、後殖民的框架來書寫。他以透過簡單的文字呈現混種文化經驗,以小女孩這個邊緣人物的視角,反映各種文化的生活處境,比如她到美國時看見車子、寵物的驚奇,對蟑螂、地下道、妓院等生動的描述,讓人印象深刻。」


《偶遇》收錄〈偶遇〉及〈安格利.馬拉〉兩篇小說。〈偶遇〉描繪一個少女與老人的相遇,故事以航程漫漫的大海為背景展開,有著傷感身世的少女在艱困的旅途中,與一位如父親般的男人漸生情感。在篇幅不長的故事中,卻細膩展現了人性的幽微,以及無邊的自然氛圍。


勒‧克萊喬筆下常描繪孤寂的大海、漂泊的人物,旅行成了他作品最鮮明的主題。


學者張慧卿曾寫道:「讀者經常可以在他的小說中,嗅到孤獨、沉默、漂流的氣息,看到人類對探求生命源頭和追求心靈自由的強烈慾望及堅毅力量。如同我們在〈偶遇〉中所看到的,無聲而堅毅的力量。」


在這樣漂泊、流動的意象中,他關注的是不同文化的融合,他的視角所見,不僅包括現代文化,還廣及原始的印地安文化等。



蔡淑玲表示,雖然勒.克萊喬也碰觸認同、國族自由等爭議性議題,但他帶給當代文學最大的啟發,是他排除了政治性的語言,反而用感官及細膩的描述能力來呈現,提出觀察、解讀文化的新方式。「他探問的是,人存在最重要的價值。」


國內唯一引介勒.克萊喬作品的皇冠出版社編輯表示:「台灣近年翻譯發達,現代大師幾乎都沒遺漏,因此勒.克萊喬是我們近年挖掘到少數還未被台灣讀者認識的作家。他的文字安靜、簡單,優美如詩,因為沒有戲劇化的情節,也許與台灣讀者習慣閱讀的翻譯小說口味不同,但他筆下探索自我的主題和人道主義精神,是跨越國族的。」




為了讓讀者更加認識這位作家,皇冠計畫重新出版這兩部曾經被忽略的作品。





《摘自YAHOO新聞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揚‧羽翔 的頭像
    揚‧羽翔

    羽翼領航──迷航中間站

    揚‧羽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