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汪文豪】 當兩個颱風(新聞、網站)間的距離縮短到一千五百公里以內時,就可能產生「雙颱效應」,又稱「藤原效應」。

雙颱效應可分為三種:第一種是直接影響,就是小颱風和大颱風相碰後,小颱風會消失,大颱風有時候會增強,但有時變化並不明顯。

第二種是半直接影響,就是兩個颱風所在的緯度接近時,會分別和旁邊的高壓作用,由於颱風的逆時針氣流和高壓的順時針氣流交互作用,造成東邊的颱風向北偏移,西邊的颱風向南偏移,直到兩者間距離拉開,作用消失,才各自依照周邊環境的影響繼續前進。目前中颱「艾利」與強颱「佳芭」相互作用的情況,較類似這種現象。

第三種是間接影響,就是當兩個颱風分別位於西北方和東南方,都往西北方前進,東南方颱風愈來愈靠近西北方颱風時,西北方颱風的逆時針氣流,會把北方高壓往南邊帶,進而把東南方颱風往南推,而使兩者間距離加大。 


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薛荷玉/報導】 中颱艾利與強颱佳芭正手牽著手在台灣門口跳著華爾滋。由於昨天傍晚艾利有數小時動也不動,中央氣象局(新聞、網站)表示,艾利後頭的強颱佳芭正拖住艾利,「雙颱效應」已開始「有感應」,且未來會愈來愈明顯,把艾利的路徑拖往南邊,即類似90年重創台北的納莉颱風(新聞、網站)路徑。

雙颱效應又稱「藤原效應」,最早由日本氣象學者藤原(Fujiwhara)在1921~1931年間,進行一系列水工實驗後所發表,主要在解釋兩個颱風靠近時產生的交互作用。

氣象局顧問王時鼎表示,北半球的颱風都是逆時鐘旋轉的,但若與另一個颱風的距離在1000~1200公里左右時,就會互相牽引,繞著相連的軸線作逆時鐘旋轉;如果以跳舞為例,共舞的兩人都各自「自轉」,但也同時「互繞」;如89年的「寶發」及「桑美」颱風就有互繞現象。

王時鼎指出,如果一個大一個小,小颱就會逐漸被大颱吸收,「二合一」變成一個颱風,如59年的「芙安」就吃掉了較小的「艾倫」,且在台灣引發大水災。

將雙颱效應套用在此次的颱風上,則可發現,較強的佳芭本來在艾利的東南方,但今、明兩天雙颱作用的結果,可能會把艾利颱風的行進路線往南壓,使得佳芭轉換位置到艾利的東北方;如果沒有佳芭的影響,艾利的行進路徑很可能是從東南邊來,通過台灣北端後,繼續像西北行進,就像85年的賀伯颱風,但一旦被壓制往南,中心登陸後就會一路由北往南,好似90年的納莉。

當兩個颱風接近到800公里時,雖有可能合併,但也有可能分離。目前氣象局也不排除艾利與佳芭在靠近後,會向兩側「彈」開,如80年的耐特及密瑞兒就在互繞後分離。艾利因雙颱效應使得步伐停滯,影響台灣的時間因此延長,根據氣象局目前以時速12公里推估,艾利要等到周四以後才會慢慢脫離台灣,如速度更放慢,拖上一周都有可能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揚‧羽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